野生菌味道鲜美,含有脂肪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粗纤维、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。夏季是各类野生菌生长的旺季,也是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,野生菌中毒的类型有哪些?中毒了怎么办?如何预防?哪些野生菌不能食用?
一、毒蘑菇的形态特征
毒蘑菇多生长在阴暗、潮湿的肮脏地带,有毒的野生蘑菇色彩特别艳丽,形状奇特,菌柄上有菌环及斑点、根部长有菌托、菌伞上长有瘤状、麟块状或刺状物。有的毒蘑菇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,有辛辣、酸涩、恶腥的刺鼻味道。
二、毒蘑菇中毒的四种表现
胃肠中毒型: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。
神经精神型: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、幻视、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。
溶血型:主要症状是在1-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,突然寒战、发热、腹疼头疼、腰背肢体疼、面色苍白、恶心、呕吐、全身虚弱无力、烦躁不安和气促。毒症状是强烈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,
肝脏损害型:毒素对人体内肝、肾、血管内璧细胞、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,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,死亡率高达90-100%。
三、发生毒蘑菇中毒如何处理
(1)一旦在吃过蘑菇10分钟—72小时内出现头昏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烦躁不安或幻视、幻听等其他不适者,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到医院就医。
(2)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、洗胃、导泻处理。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。
(3)饮水后立即催吐,用手指压喉部,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,减轻中毒程度,防止病情加重。
(4)保留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。